隨著各國政府放松針對新冠疫情的限制,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開始重新開放,但專家們警告說,全球每八家博物館中就有一家可能會因為大流行病而面臨永久關閉。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85000多座博物館已在不同時間段關閉,占總數的近90%。
“這是我們給出的令人警醒的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Ernesto
Ottone)在19日對美聯社說。他說,那些表示可能不會重新開放的博物館“已經關閉了幾個月,沒有收入。他們也不知道如何獲得收入”。
這兩份報告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以及探尋其如何應對疫情及如何在危機后為其提供支持。報告指出,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可以通過網絡展覽。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重新開放。報告強調,失去了參觀者的博物館將面臨收入減少。與博物館有關的職業、運營和外聯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表示,博物館在社會抵御力中發揮著基石般的作用。我們必須幫助這些機構應對危機,并保持與受眾的聯系。疫情大流行也提醒我們,全球有一半人口無法獲得數字技術。我們必須努力促進文化惠及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些最脆弱和被孤立的人。為解決這一問題,成員國的優先事項包括能力建設、博物館員工的社保、數字化和清點館藏、確定在線內容、提供技術支持和實驗室保存設備,所有這些事項都需要調集資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顯示,自2012年以來,全球博物館數量增加了近60%,達到約9.5萬座。這一增長證明,在過去十年中,該部門在國家文化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