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被罰3673萬元 ,該罰單是由達利集團旗下可比克薯片推出“快樂助非遺,紅包搶不停”活動引起的。達利集團表示,這份處罰決定顯然不符合錯罰相當的法律原則,集團將尋求以法律途徑來捍衛自身權利。
達利被罰3673萬元 借公益做生意還是被誤解?
一次紅包活動,徹底讓達利集團長了記性。近日,達利集團就江蘇省漣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漣水縣市場監管局”)對其開出3673.04萬元罰單做出回應。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該罰單是由達利集團旗下可比克薯片推出“快樂助非遺,紅包搶不停”活動引起的。
漣水縣市場監管局認為,這次活動涉嫌“發布虛假廣告”,并據其查明,“可比克活動薯片”已銷售9182.6萬罐,每罐廣告費為0.1元,合計廣告費用為918.26萬元。
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即對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故漣水縣市場監督局對達利集團作出3673.04萬元的處罰。
假公益真生意?
據微信公眾號“淮安發布”(主體: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顯示,2018年8月,市民鐘先生在漣水縣某超市購買了兩罐可比克薯片,罐身上印有前述助力非遺活動。
鐘先生按照相關提示,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令他失望的是——跳出的頁面提示活動已經結束,無法抽獎。鐘先生認為,活動已經結束,就不應該將用于活動的產品放到市面上銷售。
于是,鐘先生就此進行了投訴,第二天漣水縣市場監管局城區分局接到線索后就展開調查。鐘先生投訴的兩罐薯片,罐身上活動說明分別明確時間截止2018年7月31日、5月31日。
然而,執法人員在市場上還發現生產日期為“2018年8月6日”的可比克該活動罐裝薯片,其罐身依然是助力非遺活動宣傳的包裝。
另外,罐身廣告宣傳的與達利食品集團開展助力非遺活動的兩個公益組織都不存在。
其中,“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根本不存在,另一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基金”早在2011年下半年就被撤銷了。
對此,達利集團在聲明中表示,其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簽署的協定,而并非罐身上印的“中國文化保護基金會”,因印刷供應商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部分包裝印刷出現了失誤。
達利集團表示,活動期間消費者捐贈的善款已轉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據公開媒體報道,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確實與達利集團有合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已經在2011年被撤銷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基金”,此次活動的合作伙伴,達利集團并未作出任何說明。
另外,此次可比克活動產品的罐身上,關于獎項設置明確標明,“本次中獎紅包總數量為1.45億個,紅包中獎率為36%,獎項共設置7種,一等獎2888個,獎金1888元;二等獎1.888萬個,獎金108元……”。
按照36%的中獎率和紅包總數1.45億個計算,活動期間該產品市場投放總量應該超過4億個。但據漣水縣市場監管局統計,投放在市場活動產品總數僅為9000多萬個。
而達利集團回應稱,如銷售實現預期,會派出的紅包總數可達1.45億個,但最終能派出的量亦需由消費者的實際購買數、兌獎數或棄獎數而最終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漣水縣市場監管局作出3673.04萬元巨額懲罰,在前述聲明中,達利集團表示,對于真實存在公益活動,漣水縣市場監管局按照《廣告法》對公司處以罰款,不符合錯罰相當的法律原則。
達利集團公開表示,在活動過程中,由于印刷供應商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包裝印刷出現了一些失誤。但此次公益銷售活動是真實有效的。該公司已完全、如期地履行協議約定,不存在任何虛假行為,受贈方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也按時拿到了善款。
達利集團表示,這份處罰決定顯然不符合錯罰相當的法律原則,集團將尋求以法律途徑來捍衛自身權利。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