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為什么哈佛商學院說,用戶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將提升25%-95%?
獲得一個新用戶的費用要比維護老用戶的成本高7倍,當用戶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將提升25%-95%!
舉個例子,現在許多公司都會在微信上投廣點通廣告,假如一次推廣帶來了100個用戶,每個用戶成本20元。根據公司數據顯示,一個用戶能帶來80元的收入,現在的留存率在20%,那么這次你的凈利潤為:80*100*20%-100*20=-400,如果你將留存率提升30%,即留存率達到26%,那么利潤為80*100*26%-100*20=80,實現轉虧損為盈利了。
無論是通過裂變還是投廣告進來的新用戶,對于你來說都有2種結果,離開或者成為忠實用戶。而這其中有一個核心關鍵的動作影響用戶是否能夠重復使用產品。那就是用戶首次使用你的產品時,能否讓這位新用戶體驗到,你的產品是否對他的幫助、是否用得特別爽,然后才能重復使用你的產品,成為你的忠實用戶。
下面從5個方面具體來談談如何提升留存率:
美國有一家公司調研過他們的用戶,為什么會離開?
從這里看出,讓用戶第一次見到你產品時的感受是多么重要了。有太多的公司在產品宣傳的時候,把自己的產品吹的天花亂墜,吸引了大量用戶使用產品,但是在真正使用的過程中發現,此產品并沒有說的那樣好。這就是產品的價值與期望值管理沒有做好,比如錘子科技的產品,發布會場場爆滿,但是產品一直在被黑。
在肖恩《增長黑客低成本獲取用戶》中,有一個概念叫“Aha Moment”,翻譯為“啊哈時刻”,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體驗到產品的爽點。這可能不單是指某一時刻,也可能是使用了某一功能,體驗了某幾個動作,真正體驗到產品的價值。
讓新用戶體驗到“Aha Moment”,這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用戶行為,這將決定用戶是否會繼續使用你的產品,對用戶的留存起到了一個決定性作用。比如有很多分析國外的產品,如何使用增長黑客的方法獲得產品爆發式增長的文章中有分析到,dropbox在注冊后第二天重新返回使用;facebook的新用戶在7天之內關注10個好友,完成這個動作,將會大大提升用戶留存率。找到這個“Aha Moment”,再通過產品優化策略,促使用戶完成這些核心動作,讓產品實現爆發式增長。
如何找到“Aha Moment”?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可以嘗試從這3個維度去探索:
因為通常你們產品的核心功能,就是產品希望用戶去使用的關鍵操作。比如美顏相機讓用戶美化照片;聽書軟件希望用戶在上面聽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具體根據自己的業務,了解到對用戶和公司的核心價值,來判斷你的產品核心功能是什么。
有時候你以為的核心功能或許并不是促使用戶留下來的關鍵,這個時候就得跟留下來的用戶進行深入溝通,究竟是因為什么讓他們留下重復使用你的產品,然后去放大這個原因,吸引更多的人留下來。
第二條中與用戶深入溝通之后,所了解到的原因或許也并不一定是真的的原因,這時候你需要通過多次試驗之后用數據來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相信大家都玩過抖音吧,這大概是今年最火的APP之一了,進入APP后,幾秒鐘內就能讓你體驗到這款產品的“Aha Moment”:長相好看的的小哥哥、小姐姐;各種翻轉劇情故事;無數生活小知識;好聽的歌曲等等。各種小視頻極具吸引力,讓你刷完一條忍不住刷第二條,許多人一刷就是一兩個小時,根本停不下來。
關于留存,《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hook模型:
比如最近讓我癡迷的《刺激戰場》,上癮到差點跟女朋友吵架。試著用hook模型來探究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讓我上癮的。
一開始是在好友微信群中,有一些朋友整天在喊“組隊了”“今晚吃雞不”,時不時還討論戰局。觸發了我下載了這款游戲,注冊了賬號,然后開始偷偷的玩了幾把,居然把把吃雞,特別開心,當時還在群里炫耀“吃雞了”。這里從下載、注冊、開始玩,非常順暢的引導我進行下一步動作,直至真正開始玩起來。然后因為開始幾局里面都是機器人,基本都是站在那讓我打的情況,使得我成功“吃雞”,給予我反饋,讓我炫耀、興奮。然后我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玩這款游戲,最后上癮了!
通過這四步:觸發、行動、獎賞、付出,讓用戶發現你產品的真正價值,幫助用戶完成“首次體驗”和“重復使用”達到上癮狀態,讓用戶真正留存下來。
設計完成hook模型后,把模型中的每個路徑圖繪制出來,并創建整個轉化漏斗。在《精益數據分析》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作者畫出了每一種商業模式中的用戶路徑圖,然后只要將這個路徑圖中每一個環節的數據統計出來,然后記錄每一個環節的轉化率,找到當下環節中,轉化最低的部分重點優化。
如上面某電商app的用戶路徑圖,統計出每個頁面的觸發量,計算每個環節的轉化率后,可以明顯看到此APP宣傳頁需要優化,重點提升下載的轉化率。
(圖片來源growing io)
在公司開發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借助市場上其他第三方工具的漏斗功能,將每一個頁面的鏈接配置進去,然后創建一個漏斗事件就可以統計到每一個頁面數據,看到數據的轉化大小。
一個優秀的運營需要學會不斷借助工具,來提升自己的運營效率。
很多人都在說,找對象的時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有人說,找工作的時候,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對于你產品和服務,第一印象同樣重要,這將影響到ta是否會使用你的產品。在產品初期,一定要將“新用戶體驗”當成一個獨立的活動來運營,為“新用戶體驗”策劃出一場獨一無二的邂逅體驗。轉化率教父布萊恩·埃森伯格有一個轉化三位一體概念,即新用戶體驗的第一個著陸頁必須讓用戶完成三個任務:
通俗點講就是,第一眼見到你,我就得讓你知道我是誰,我對于你的價值是什么,第一次見面后你需要干什么。
可以去多看看各種官網首頁,幾乎都遵循這一套原理,如果不是說明這不是一個優秀的首頁。
比如我之前負責某零食電商的公眾號及微商城運營,核心是讓用戶關注公眾號并下單一次。在多次試驗后發現,只要新關注用戶領了公眾號首次關注時推送的促銷優惠券,和無門檻的新人優惠券后,那么他們會使用無門檻新人優惠券進行下單。于是立刻加大新關注時的優惠券金額(用更多張高門檻的優惠券組合),結果持續測試2周后,新關注用戶的下單率果然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不斷優化新關注時推送的活動消息文案,讓整個商城的銷售額在2個月內翻了3倍。
在上一篇文章《裂變之后,如何做精細化的用戶留存工作》有分享到如何運用標簽進行用戶分層,實現精細化運營,提升用戶留存率。具體如何做用戶分層,之前的文章已經中已有說到,這里再補充下,用戶留存將會分為三個階段:
還是舉新媒體的例子,前百度副總裁李靖(李叫獸)的公眾號,開始通過幾篇不斷刷新營銷認知的文章引爆朋友圈,他的文章內容就是能讓人產生了“Aha Moment”的感覺,吸了大量粉絲關注;然后在他的公眾號中,每周四預告下周二分享的內容,讓所有對營銷感興趣的人產生期待新的內容;最后單篇文章已經滿足不了營銷人,他們希望系統的跟李叫獸學習營銷,于是他就開課,創造更大的價值,使李叫獸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粉絲。
這是我之前運營的公眾號,每次發朋友圈內容都會好幾百的評論點贊。
或許大家在運營微信個人號運營時,經常碰到的情況是朋友圈發了太多廣告信息遭到屏蔽,試試這個小技巧,讓用戶舍不得屏蔽你也是如此。
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與公司業務相關的企業員工角色,然后塑造成粉絲喜歡的形象,長得好看,喜歡玩還任性送禮物的,一言不合就在朋友圈點贊抽送禮物。
初期用一個活動誘餌讓用戶微信個人號,然后告知朋友圈不定期分享各自福利,動動手指點個贊即有機會獲取,引導去參加第一個點贊活動。此時一般都會順便看到你朋友圈各種有趣的內容和活動。(廣告信息及時刪除一些,只保留小部分)
中期做一些專題活動,定時定點宣傳活動內容(比如店鋪大促告知如何買最劃算,哪些產品最好吃等等)并贈送一些福利,讓用戶記得隨時關注我的朋友圈。
后期邀請粉絲一起來開發產品;新品免費試吃提供優化建議;一起設計包裝等,讓用戶一起參與進來。使整個賬號粘性極具提升。
用戶留存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不同產品、不同行業對于留存都有著不同的定義和邏輯指標。具體還得根據自己公司當下的現狀、業務情況、團隊情況來多維度進行分析,關注自己的同時建議多多關注行業內外其他產品,經常思考思考他們的留存指標究竟是什么?
當留存率提升上來后,才盡可能多的產生變現與推薦傳播,這才是真正的用戶增長!
本文從5個方面來聊了聊如何激活新用戶,并促使反復使用。關于用戶激活與留存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希望大家在運營過程中,多多研究思考如何提升留存率,而不是一味的考慮如何做裂變,追求“虛榮指標”而野蠻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