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對混合架構采用的理解上存在些誤區,其中有3個初聽起來甚是“靠譜”,但根本經不起抽絲剝繭。這三個流言是:
流言1:混合架構才是未來。
對于混合架構來說,使用未來描述顯然有些牽強。無可否認,對于許多大企業來說,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仍然需要采用一個混合的架構,這個時間可能需要以年計算。每個企業的云旅程都不盡相同,其中每個企業都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做云遷移。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無法想象未來各個企業回到自建數據中心的理由。也許,在3年內企業可能無法完全遷移到一個云環境,但是我相信這個遷移的時間不會超過15年。在這里,我最少看到了3個促成這種轉變的因素:
1. 隨著云采用的增長,云供應商將獲得更好的規模經濟。無論如何,規模經濟帶來的收益最終將返回用戶。
2. 云技術帶來的創新步伐是前所未有的。2014年,AWS發布了超過515個增強功能,更新頻率幾乎是過去3年的兩倍。
3. 公司業務(比如e-mail、productivity、HR、CRM等)依賴的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云化。
4. 幫助公司遷移到云上的技術和業務得到快速發展。
流言2:混合架構可以讓你無縫地在本地基礎設施和云基礎設施之間進行切換。
從表面上看這點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這里存在一個本質上的先天缺陷。因為這么做的前提是,本地基礎設施和云基礎設施擁有同樣的能力。對于那些有能力管理自己基礎設施的公司我非常欣賞,然而許多公司之所以遷移到云基礎設施就是為了獲得其本地數據中心不具備的特性和能力:真正的彈性、安全性、按使用付費,以及不斷地創新。架構一個在本地數據中心和云數據中心無縫切換的應用程序無疑意味著你只能獲得這兩個基礎設施的最低功能。
流言3:混合架構可以讓你的應用程序橫跨多個云供應商。
這里存在的問題是這個論點被曲解了,我認為這個非常值得討論。時至今日,公司使用不同的云解決方案來迎合自己的業務需求。這通常包括了一些IaaS服務以及運行在非本地數據中心(通常是AWS)的封裝方案。這么做是非常有意義的,基于約束,高管們顯然應該選擇最適合業務的工具。
然而,這里讓我無法想象的是,在單個應用程序的架構上,很多公司陷入將其架構成可以運行在多個提供商上的誤區。我可以理解這么做的原因所在:讓多個云可以同時工作確實非常有吸引力。但不幸的是,這么做會耗盡公司最初遷移到云環境所獲得的生產力提高。因此,我一直認為這是一種退步的做法。取代管理本地的數據中心,這么做需要管理多個不同數據中心之間的差異。就像流言2一樣,它同樣會將你限制到通用的最低功能。
但是我也認可機構選擇這個途徑的理由——保持服務提供商的誠實,也避免被單個提供商鎖定。同時,我認為在這個問題的考慮上應該有一些折中的選擇,比如使用Container等技術讓環境可以更好地重現。這種最佳實踐允許其充分地利用云的彈性,同時也能做到應用程序與基礎設施的解耦。如果實現良好,不同提供商之間的轉移將異常方便,當然得有一個合適的轉移理由。
有時候,技術選型并不一定容易。同時,我們也并不一定必須去建立一個混合架構。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