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之后,寬帶接入市場向民營資本開放也進入倒計時階段。11月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寬帶接入網絡設施建設和運營,同時民營企業還可從事寬帶轉售服務。
事實上,寬帶接入市場的“閘口”在最近一兩年來已經變得很寬松,有不少民營企業涌入,基礎運營商也愿意接納,借此拓展新的市場,尤其是城郊、農村地區。一旦工信部正式發文批準,寬帶接入市場將會涌入更多的參與者,市場競爭也將變得更激烈,尤其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樣的市場主導者來說,將是挑戰。
去年12月,工信部發放了首批移動轉售業務牌照,國內首次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移動虛擬運營商。
與移動轉售不同,雖然此次工信部發文有意開放寬帶接入業務,但是市場上已經不乏民資企業的身影。早在2001年,原信息產業部就發布了《關于開放寬帶駐地網運營市場試點工作的通知》,開放了北京、上海、廣州等13個試點城市的寬帶市場,長城寬帶、方正寬帶等知名民營寬帶運營商均成立于這一時期。2012年,長城寬帶被鵬博士收購,后者借此成為國內最大的民資寬帶商。“現在我們在上海市場的用戶已經突破了100萬,”上海鵬博士副總經理徐鑫表示。
以上海市場為例,獲得通信管理部門批準從事寬帶駐地網業務運營的公司一直以來只有9家:電信、聯通、鐵通、東方有線、長城寬帶、科技網絡、聚友網絡、國通網絡、上海電信住宅寬頻網絡,未獲得批準的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從事寬帶用戶駐地網業務經營活動。而《IT時報》記者近日獨家獲悉,今年9月,上海通信管理部門又新批準了三家企業進入寬帶駐地網運營市場,“這三家分別是一橙網絡、市南電信和長興科技,”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其中,一橙網絡已經開始對外提供10M、20M、30M,甚至50M、100M的家庭寬帶業務。
而在其他省市,寬帶市場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軍”加入。以黑龍江為例,據媒體公開報道,2013年10月以來已有40多家民營通信建設企業開展駐地網試驗業務,并與基礎運營商按比例進行收入分成。在內蒙古、云南、四川等眾多省市,寬帶市場也添加了不少新面孔。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牌照的發放權,掌握在工信部手里。民資能否進入寬帶接入市場的審批權則是掌握在各地通信管理部門手里。
寬帶開放的首批試點城市共有16個,包括上海、廣州等在內。征求意見稿中稱,工信部委托試點城市所在省(區、市)通信管理局負責對當地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的申請進行受理、審查,并發放試點批文。申請試點的民營企業向試點城市所在省(區、市)通信管理局提出申請。
“文件剛下來沒有幾天,大家也都還在消化,所以還沒有具體的消息可以透露。”上海市通管局相關人士稱。不過市場已有磨刀霍霍者,據記者了解,之前一直盤踞北京市場的方正寬帶在上海已經成立了分公司,現在正大規模招聘客服人員、寬帶銷售人員等。“隨著政策的放行,2015年在上海的寬帶市場上將會有更多的服務商,競爭會更加激烈。民營企業在運營成本上更低一些,他們肯定是要通過價格戰來搶奪市場,”一家主流運營商的寬帶業務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寬帶價格戰是在所難免的。
市場形勢變得復雜的原因不僅僅是寬帶市場競爭主體的增多,還有中國移動這個龐然大物是否會在寬帶市場掀起“血雨腥風”。徐鑫現在就比較擔心這點,因為財大氣粗的中國移動完全有實力在寬帶市場上打價格戰,這會對其他競爭對手造成巨大的壓力。
主管部門向民資放開寬帶接入市場,一方面是為了讓民資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推進國家寬帶戰略,緩解寬帶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壓力。
去年“寬帶中國”戰略出臺以后,業界歡騰一片,寬帶發展終于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但是之后業界也有抱怨聲,雖然有國家戰略,但是缺少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戰略推進并不迅速。“寬帶中國”戰略提出的階段性目標包括,到2015年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要達到2.7億。不過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到今年10月份,寬帶用戶規模剛突破2億戶。也就說要實現2015年2.7億戶的目標,在之后的14個月中平均每月要發展500萬戶。但是現在三家基礎運營商每月凈增的寬帶用戶數根本達不到這個目標,從今年8月、9月、10月的情況來看,月平均凈增數不足100萬。
在這種背景下,引入民資,增加“真金白銀”的投入,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征求意見稿中提及,“試點企業可與基礎電信企業同等參與寬帶中國工程、寬帶示范項目、普遍服務等工作,享受相關政策。”從這點看,吸引民資助推國家寬帶戰略的意圖很明顯。
對基礎運營商來說,雖然民資企業的加入會使得寬帶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他們也需要民資的加入。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在今年10月份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寬帶建設僅靠集團的資金是不夠的,必須借助社會資本。”實際上,中國電信在部分省市已經開始這樣做,比如說四川電信,通過收入分成的方式來吸引民營資本的加入,從而快速推進自己的光纖寬帶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