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不論是App Store還是各大電子市場,用戶下載最多的幾十款應用都基本一樣,剩下的絕大多數應用都處于沉睡狀態。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中裝10款左右的應用就足夠了。另外,O2O已開始成為新的創業方向,App是提供O2O服務的一種形式。
一方面,用戶對安裝App的新鮮感已經不再,除了社交、搜索、地圖、電商、金融、閱讀、音樂、游戲等幾類App外,用戶認為安裝App是一種負擔,而這幾類App也都已經進入了寡頭市場,新進入者沒有任何機會;第二方面,風投公司已經不再為App投資,這意味著創業者沒有2009-2012年這三年間的融資環境,無法支撐創業公司走下去。第三方面,App過高的開發成本、推廣成本也阻礙了創業者前進的道路。
目前,微信公眾號、百度直達號、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都為創業者提供了云服務器、開發工具、流量接口,開發者完全可以將自己的服務接入這些開放平臺,并為這些平臺上的海量用戶提供自己的服務。這種創業方式更簡單,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因此,創業者應該清楚App只是為承載服務而生,絕不是其創業目標,也不是提供服務的全部。
在2009年-2012年,很多人認為App是提供服務的唯一手段,移動搜索找不到App,PC端的搜索導流模式行不通了;而隨著HTML5技術的成熟,以及百度、騰訊、UC等公司在輕應用(Web App)上的推動,讓Web App的功能(消息推送、帳號體系、LBS)、體驗與App相差無幾。
除了輕應用外,微信公眾號也開辟了服務接口,功能越來越豐富,對App也是極大的替代。所以希望做O2O的公司必須要在App、輕應用、公眾號上均提供服務,甚至將更大多運營成本花在輕應用、公眾號這些開發成本、推廣成本更低的平臺,抽出主要的精力做好商品和服務。
當你通過百度、微信將優秀的服務提供給用戶之后,與用戶建立了密切聯系,然后他們自然會安裝你的App,繼續使用你的服務,這是創業的先后步驟,如果步驟錯了就是在做無用功。
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手機網民超過了5.7億,因此很多人認為人人都聯網后,生意就好做了。認為移動互聯網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藥,任何業務與其掛鉤都可以迅速走紅。于是我們看到很多創業者和企業瘋狂的做App,瘋狂的推廣微信公眾號,瘋狂的搞眾籌,瘋狂的吸引投資,整個市場人心浮躁,而用心去提高服務和產品質量的卻很少。我只能說,這就是移動互聯網的泡沫,他們都瘋了。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證明一下。雷軍創辦的小米為何會實現4年160倍的估值?有人說,雷軍會互聯網炒作。其實大錯特錯,順勢、定位、營銷、最高性價比,這其實根本沒有秘籍,小米仍然是一步步的用心做產品,做服務,并沒有以次充好。
另一個反面的例子,面膜微商緣何被人詬病?經常有人加你微信、陌陌、QQ,然后告訴你做微商賣面膜吧,絕對賺錢。結果發現面膜微商就是一種典型的傳銷,處于最頂層的大代理商將面膜發送到第二級代理商,第二級再發貨到下一級。由于移動社交普及后網民太多,處于最底層的普通網民也想找代理將手里的面膜賣出去,結果就出現了在朋友圈瘋狂發廣告的惡性騷擾現象,而面膜爛在自己手里,自己都不敢用。每個人手里有100張,這看似不多,1000,10000個人手里就存了數十萬,數百萬張,于是最大的代理商賺錢了,面膜都扔進了垃圾桶。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好的商品和服務,于是微商演變為一種典型的合法傳銷模式,欺騙了那些最底層希望通過微信、QQ等社交平臺賺錢的普通人。
知名的雕爺做了精油、牛腩飯,又開始做美甲,據說獲得大筆融資。那么雕爺的模式能持久么?顯然也是不可行的,原因與微商一樣,他只打造了一個看似先進的模式,而其本質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并不具有顛覆性和競爭力。牛腩飯200多元一份,所有去吃牛腩飯的人是為了參觀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做飯店,然后不會去第二次。雕爺不靠牛腩飯賺錢,靠的是以牛腩飯為典型案例去做互聯網思維的培訓盈利。
當互聯網思維變得不再神秘,人人都知道是個包裝出來的騙局后,牛腩飯館自然倒閉。顯然他違背了飯館的初衷那就是:味道鮮美,價格合理,從而吸引更多的回頭客進店消費。
再來看一個案例,優衣庫為何線上線下一個價?優衣庫,這家全球知名服裝品牌以研發舒適服裝著稱,而在電商的沖擊下,優衣庫的線下店鋪仍然火爆,線上卻從不打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優衣庫認識到其品牌定位不在于廉價,其品質的定位在于舒適,需要不斷地投入研發力量,做好面料和衣服。
有人認為,通過線上做服務,將服務標準化就可以顛覆線下的很多服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線上做服務并無優勢可言。再以雕爺的河貍家美甲為例,這個模式打著互聯網的口號做“入戶美甲”服務,讓傳統的美甲與互聯網發生關聯,似乎就高大上了。其實,這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就近服務不可行,這意味著要雇傭兼職美甲人員,而無法保證質量;跨區域服務,又會出現美甲技師疲勞,時間成本等問題;入戶美甲又涉及到客戶隱私安全問題。目前,之所以會有客戶,是因為河貍家用返券的模式推廣,燒掉的是投資人的錢。
但這一模式最終仍會失敗,因為這并沒有改變美甲的品質這一核心的問題。所以我認為互聯網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反而互聯網文化卻可以滲透到任何行業,專注、極致、口碑,這可以幫助美甲行業改造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水平,打造更加舒適的美甲環境,讓客戶感到超預期的效果。
所以商業的本質永遠都不會改變,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僅此而已。馬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 你做任何事情,客戶首先要贏,第二個Win,合作伙伴一定要贏,第三你要贏。
客戶要贏、利他,其實是最樸素的商業之道,也是商業的本質;簡單講,就是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子,不要耍小聰明給用戶、客戶下互聯網的迷魂藥。任正非說,別管什么互聯網思維,你做的汽車首先要是汽車,輪子首先要是輪子。一切都會回歸本質,在浮躁的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時代,創業者和企業不要失去本心,否則互聯網就是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