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屆縣域經濟與電商峰會”的落幕,縣域電商的迅速暴發指日可待。電商對縣域經濟的推動力有多大?縣域電商如何起步?發展的關鍵問題有哪些?都值得討論。
一、客觀看待電商人才問題
電商人才緊缺,是行業的共識。城里的電商尚且缺人,縣域電商就更不用問了。圍繞這個話題大家討論了很多,我也談一點看法。
首先,人才和錢一樣,始終是缺的,這是不論哪個行業都一樣的共同規律。目前的情況,要人頭確實很多,但要人才確實不多,電商人才缺也大體符合這一規律。實際上,目前更多的是缺一線電商從業者,就像迷漫的用工荒一樣。這個問題并不難,短期的培訓加實戰,可以迅速補上缺口,關鍵是年輕人愿不愿意。
其次,為什么缺人才,有一些深層原因要思考。我感覺這個行業的許多從業者目前還不能感受到應有的職業尊嚴,也沒有獲取體面的收入。事實上許多大學是開設了電商專業的,但招不來人,就業也不好。表面是信息不對稱,實際上是人才根本與產業需求不匹配。
第三,人才是有層次的。對于一般的操作型人才而言,培養周期很短,只要收入與工作環境不錯,可以迅速補上來;而管理型、技術型人才就要復雜一些,這個要看企業的文化、團隊的凝聚力和人才對企業發展愿景的判斷,符合一般企業管理人才的流動規律。不能簡單地說電商沒人才,實際上好多電商就是在燒錢,人才看不到好的明天,為什么要留?
二、要有清晰的發展模式
縣域差別很大,電商涉及環節眾多,到底怎么搞,需要因地制宜,趟出一些路子來,這就是模式。目前被行內經常談起的三個縣域電商典型可謂各有特點,路數不同。
先說甘肅的成縣,我概括為“一個核桃的逆襲”。也就是說在縣委書記李祥的帶領下,從四大班子領導到鄉村干部,全縣以新媒體為載體,以淘寶店鋪為終端,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成縣核桃宣傳與推銷,縣委書記李祥由此被稱為“核桃書記”,以一記單品迅速傳播了成縣電商,從而帶動其他農特產品銷售,也帶動縣域電商全面起步。
浙江的遂昌,在縣域電商方面具有開拓性意義。其最大的亮點是,在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市場信任難的情況下,以政府的背書來整合推動,由縣政府倡導成立的電商協會,完成了內部的自律、信息的對接、對外的宣傳和標準的制訂等工作,加上政府的優惠政策和基礎建設支持,讓遂昌農產品抱團出征,贏得市場。
吉林的通榆,可以算作系統性的委托。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在人才、信息、技術等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縣政府請來1號店進行系統性包裝、研發和推廣,注冊了營銷公司和“三千禾”品牌,依靠1號店這棵大樹來發展,而縣上主要負責生產基地建設。說形象一點,這種模式就像劉邦請來了韓信作大將,也是一種有效的舉措,下來就看請來的“大將”如何打仗了。
武功是陜西縣域電商第一縣,從去年12月起步,半年多時間做到一天8000單的出貨量,成績有目共睹。與其他幾個縣一心賣自家農產品不同,武功縣提出要“買西北,賣全國”,這是一種很有挑戰性的提法,這是要做電商的產業鏈和電商經濟,超出了一般縣域電商的概念。目前所做的事情,無論建電商園區也好,建孵化基地也好,建人才培養基地也好,均像是“栽梧桐樹”,要引來金鳳凰,為大力招商引資,引進一批農產品電商企業入駐奠定基礎。武功模式的核心內涵是什么?如何定義?需要再梳理和提煉。
三、需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縣域電商,要成為經濟,肯定是有進有出,不可能光賣自家東西,企業、人才、資金、產品大流通,內外一齊發力,才好發展。起步之初應該注意三個關系。
一是本地企業與外地企業的關系。目前西部縣域電商扛大梁的是招商引資來的外地企業,這個可以理解,因為西部縣域電商企業本來就少,實力也弱,人才也缺。但應該注意,縣域電商經濟的發展,肯定要以一批本地企業的催生和成長為標志,這是一個慢功夫,可以循序漸進。
二是本地產品和外地產品的關系。縣域搞電商,最大的基礎是可賣的農特產品不少,但要上網銷售,還存在包裝與標準的問題,也有一個過程。所以,現在的電商園區,主打的產品依然是買進來再賣出去,產業的規模上去了,也帶動了就業,但本地產品的開發推廣還要加力,這是縣域電商的標志與符號。
三是本地人才與外地人才的關系。人才是個大問題,電商行業普遍缺,縣域更缺。產業起步的最直接辦法是引進人才,而且應該成批量引進,迅速帶動產業發展;但引進人才還應注意發揮示范作用,帶動本地人才的成長,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四、把握好政府角色定位
前面簡要總結了幾個縣域電商的模式,共同的特點是政府推動,特別是在西部欠發達地區,政府的作用更為重要。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是這些地方的縣委、縣政府用了很大的決心和氣力來抓這件事,縣域電商是走不到今天這個地步的。但市場的主體畢竟是企業,政府推動產業發展,應該把握好角色定位,劃清與市場的界限,讓產業可持續地良性發展。
首先,政府是風向標,引領產業發展。縣域經濟到底抓什么,政府的決策非常重要,政府決策之后才能有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措施,也才能吸引企業和人才、技術與資金的落戶。縣域電商要向什么方向發展,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要把明晰的戰略提出來。
其次,政府是催化劑,加速產業發展。催化劑,雖然參與化學反應,加速反應過程,但不影響反應結果能。政府出臺的政策,投入的資金,建設的基礎設施,營造的外圍環境,最終是讓企業更好地發展,實現扶上馬、送一程的目的。到底出臺什么政策和措施,要從產業的現狀和企業的現實需求出發,有的放矢。
再次,政府是定心丸,保護產業發展。政策會不會變,這是許多企業與政府打交道最容易疑慮的問題,要有明確的回答。如果產業出現風險,政府能不能在關鍵時候出手,企業也非常關心,這個應該有預案。如果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政府能不能協調相關部門與金融機構來扶持,對一個企業而言更是十分關鍵,政府要有充分的考慮。
五、加快縣域電商發展需要做好三項工作
像武功這樣的西部縣,在縣域電商方面雖然起步晚,但是認識比較到位,方向比較明確,措施也很給力,所以邁出了堅實的步子。下一步要重點考慮三個問題。
一是持續打牢基礎。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產業平臺建設,電商園區的問題,配套的通信、物流、包裝加工等產業鏈建設問題,政策扶持問題等;另一方面是人才問題,把培訓實踐型人才作為一件大事,常態化開展,同時繼續引進企業和人才。
二是做好大小兼顧。大的戰略問題要研究,小的戰術問題也要考慮,長遠目標是什么,當前的階段特征是什么,配套的措施是什么,應該明晰。大的企業要引進,小的創業網店也要扶持,各有側重,共同發展。宏觀層面的思考要有,微觀層面的分析也要有,不同企業、不同產品面臨的問題不同,應該有細分的理念,因企而異、因產品而異。
三是突出創新發展。農產品在電商行業被稱為“非標產品”,不好賣。浙江遂昌電商協會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制訂標準和改進包裝物流,比如像葡萄這樣的生鮮品,在有好包裝的情況下,幾層樓掉下來都不會摔壞;什么是新鮮葡萄,可以列出幾條數字化的指標來衡量。更多的農產品要上網,應該做些調查研究,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改進產品的規格、包裝,形成適合電商的標準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公益性的,縣上要主導來做。同時,也應該從縣域資源出發,再研發一些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這個企業可以來做,縣上給些獎勵。
總之,縣域電商已經走出了不短的距離,在即將到來的縣域電商風潮中,希望先行者始終走在發展的最前列,發揮好引領和示范作用。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