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互聯網的世界里沒有國王,但卻有位女皇?!盎ヂ摼W女皇”這個看似夸張的稱號,只屬于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一個人。
自從1998年美國財經雜志《巴倫周刊》首次這么盛贊她之后,這個無與倫比的稱號就一直伴隨著米克爾。二十年來,她一直被視為互聯網行業的諾查丹瑪斯(大預言家)。她是最早看到互聯網所蘊藏巨大潛力的先驅者,是最早向大眾普及互聯網公司的推廣者,也是最早預見到未來發展趨勢的預言者。同時,她與互聯網領域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建立良好的關系。
在過去的二十年,互聯網世界先后迎來了網景(Netscape,1998年被美國在線收購)、雅虎、谷歌、Facebook,Twitter等偉大的公司,每一個時代都有各自標志性的傳奇公司和創業者。但沒有人能像米克爾那樣,從一開始就密切關注著互聯網行業,與這個領域一道走過輝煌與挫折,并成為行業內最具影響力和威望的分析師與投資者。她每年發布的互聯網報告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固定關注焦點。
明星分析師成長
1959年,米克爾出生在美國中部印第安納州。她的父親是一名鋼鐵行業的商人,而母親則是全職主婦。受父親的影響,米克爾很小就建立起了對高爾夫和投資的興趣。在她還是中學生的時候,米克爾就開始自學投資。她對投資擁有著敏銳的嗅覺,挑選的股票總能獲得良好的投資收益。
1981年,米克爾獲得印第安納州迪堡大學(DePauw University)的心理學學士學位,并在次年加入最負盛名的券商美林公司(2009年被美國銀行收購)擔任股票經紀人。1986年,米克爾獲得了康奈爾大學的MBA學位,同年她加入了知名投行所羅門兄弟(1998年被并購),開始擔任分析師負責當時還是新興領域的科技行業。
最初米克爾只是打算做兩年賣方分析師,然后就開始管理投資基金。但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會一直從事25年的分析師,并成為美國最成功、最具影響力的分析師。她的明星分析師之路開始于1991年,這年她加入了另一家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開始了自己輝煌的科技分析師生涯。
在摩根士丹利效力的20年時間里,米克爾成長為美國大眾最為熟悉的股票分析師。她所負責研究的科技公司市值增長了超過1萬億美元,這些科技公司包括了Adobe、阿里巴巴、亞馬遜、蘋果、戴爾、EA、谷歌、微軟、Priceline和雅虎等等。她也從一個普通分析師一直晉升到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米克爾主要負責追蹤分析軟件行業公司。在研究分析蓮花軟件公司(Lotus,1995年被IBM收購)、美國在線(AOL)以及太陽微系統(Sun Microsystem,2010年被甲骨文收購)等當時知名軟件公司的過程中,米克爾開始發現軟件和網絡連接對改變人們生活溝通方式以及各行業運轉方式的巨大潛力,她也因此成為華爾街最早倡導普及互聯網的分析師。
1994年,米克爾在《紐約時報》上偶然看到一篇講述創業公司Mosaic研發網絡瀏覽器的報道。米克爾立即意識到,這種網絡瀏覽器可能會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她隨后就聯系了Mosaic的兩位創始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和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并向華爾街投資者大力介紹這家公司。
Mosaic后來改名為網景,并在1995年在紐約上市。得益于米克爾與網景兩位創始人的良好關系,摩根士丹利成為網景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主承銷商。當年8月9日,網景上市首日收盤,股價從14美元的發行價暴增至75美元,創下了當時的上市公司首日漲幅記錄。當年網景IPO也成為互聯網時代到來的一大標志。
互聯網女皇登基
1995年是米克爾的爆發之年。除了負責網景的上市交易外,米克爾還與同事克里斯?德普(Chris DePuy)開始發布《互聯網報告》,最早提出了“頁面瀏覽量”等網絡類股分析指標。米克爾還提出,電子郵件將成為互聯網服務的殺手級應用,她預測如何更為高效的瀏覽信息將成為下一個突破口,為雅虎與谷歌的未來成功埋下了伏筆。
摩根士丹利的這份報告被投資者視為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圣經,并且成書公開發行,在整個科技行業引發了巨大反響。英特爾時任CEO安迪?格拉夫(Andy Glove)看完這本報告之后,專門致電感謝米克爾帶來的巨大貢獻。此后米克爾就成為華爾街最為知名的“互聯網分析師”,而摩根士丹利也成為互聯網公司融資、并購與上市的最佳選擇。
在隨后兩年,米克爾和摩根士丹利又接連發布了《互聯網廣告報告》與《互聯網零售業報告》,一舉奠定了她在互聯網領域第一分析師的地位。而在當時,幾乎每個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者都是看著米克爾的互聯網報告成長起來,從而投入到這個充滿潛力的行業當中去的。
在互聯網行業迅猛增長的九十年代后期,米克爾的影響力不僅限于行業高管與投資者,她已經成為美國民眾最為熟知的互聯網分析師。她向投資者推薦的美國在線、戴爾、亞馬遜、eBay等公司股票,都很快帶來了超過十倍的投資回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米克爾已經成為摩根士丹利在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金字招牌。
米克爾是華爾街少數幾位聲望不僅限于行業高管和投資者的明星分析師。她的報告不僅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也是普通消費者最看重的內容。她報告所提及的公司和產品,都會得到普遍廣泛的使用。她所推薦的互聯網公司股票,總會得到市場的普遍追捧,帶動股價直線上升。
對很多華爾街投行來說,在互聯網領域與摩根士丹利競爭實際上就是在與米克爾較量。正是在這一時期,《巴倫周刊》將她冠以“互聯網女皇”(Queen of Net)的稱號。她的個人聲望與影響力也因此達到了頂峰。而她本人單在2000年的個人收入就超過了2000萬美元。
網絡泡沫破滅
但隨著互聯網泡沫在本世紀初的破滅,米克爾的職業生涯也開始遭受嚴重的挫折。她向投資者大力推薦的網絡公司股票急劇縮水,她所看好的公司并購交易結果令人失望。在投資者與公眾的心中,米克爾原先預言家般的明星分析師光環迅速褪色;很多人甚至認為,米克爾不過是為互聯網行業搖旗吶喊的一個“拉拉隊長”。
2000年,米克爾主導了美國最大的網絡服務提供商美國在線斥資1640億美元收購媒體公司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并購交易。米克爾非常自信地認為這起并購會成為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并購交易,但實際上兩家公司的合并卻是一場徹底的災難。隨著網絡泡沫破滅,2002年末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宣布虧損近1000億美元,創下了公司虧損的最高記錄。
2009年,兩家公司宣布分拆,結束了這場失敗的交易。米克爾在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合并時的豪言壯語,后來成為了徹底的笑話。而網絡股泡沫的破滅,更給米克爾的個人信譽帶來了嚴重的危機。即便是旅行訂票網站Priceline.com已經暴跌96%的情況下,米克爾依然堅定地看漲并推薦該股,這也給她的職業道德引來了諸多質疑。
2001年,米克爾連續遭到華爾街投資者的兩起聯合訴訟,她被認為故意傳遞錯誤的信息,誤導投資者購買網絡公司股票,從而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積極損失。同時遭受訴訟的還有諸多知名券商和數位明星分析師。雖然米克爾沒有因為不當行為遭到指控,但摩根士丹利和其他九家投資機構都被迫參與了全球司法和解指控 。
在同一時期,美林亨利?博羅吉(Henry Blodget)等多名知名分析師因為公開推薦自己私下并不看好的科技公司股票而被判入獄。而米克爾卻得以毫發無損,司法人員經過調查認為,她無論是在公開還是私下都非常堅定地看好互聯網公司的潛力與未來。調查人員得出結論稱,米克爾從未懷疑過互聯網行業的潛力,即便在她看錯的時候。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摩根士丹利與米克爾銷毀了私人電子郵件,力保這位王牌分析師渡過難關。在這最艱難的時期,米克爾也被迫低頭,向因為她而蒙受巨大損失的投資者公開道歉。她承認自己在網絡類股泡沫膨脹的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己對投資者的損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女皇再次崛起
隨著科技行業逐漸走出泡沫破滅之后的蕭條期,米克爾也開始重新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與尊重,也繼續給摩根士丹利帶來大筆交易回報。2004年,摩根士丹利成為谷歌IPO的主承銷商,米克爾與谷歌兩位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良好私人關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經過了泡沫破滅的挫折之后,米克爾在研究分析股票的時候也變得更加謹慎。她開始更多的關注行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在2007年的互聯網報告中,米克爾就預判美國可能會在“次貸問題上存在風險,需要予以密切關注”。在隨后的2008年,美國正是因為次貸問題而引爆了金融危機。華爾街遭受慘痛打擊,美國經濟也陷入嚴重衰退。
雖然米克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為摩根士丹利承接科技公司上市交易,但米克爾也并非來者不拒。她所經手的上市公司交易,必定會親自到訪該公司,與公司創始人與高管進行多次深入討論,完成詳盡的調查研究。被米克爾拒絕的互聯網公司,遠遠超過了她所接手并大力推薦的公司股票,這種高標準也令她的推薦更加具有公信力。
米克爾每年發布的互聯網報告,依然是互聯網從業者、投資者以及媒體公眾最為看重的趨勢預測報告。米克爾總能收集到海量的數據,邏輯嚴密地得出自己的結論,預見到下一個網絡趨勢的到來。2004年,米克爾發布了200多頁的《中國互聯網報告》,預計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會在五年內就超過日本,這是美國華爾街首次大規??礉q中國互聯網經濟。
2009年,米克爾在《移動互聯網報告》中預計用戶將主要通過移動設備來上網,傳統PC筆記本將成為次要選擇。一年之后,智能手機銷量首次超越PC?!敦敻弧冯s志次年將她評為“科技行業十大最聰明人”,盛贊米克爾是“絕對一流的分析師,能夠在宏觀趨勢成為焦點之前就進行準確預判。她總是收集海量數據,并整理成為諸多報告,雖然有時候會顯得冗長,但總是充斥著成百萬的要點”。
轉身風投女皇
在米克爾的個人聲望再次回歸巔峰時,她卻在2010年底選擇離開了已經工作三十年的華爾街,辭去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的職位,來到加州成為知名風投KPCB的合伙人。米克爾與KPCB的交情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財務軟件公司Intuit上市交易。而KPCB也一直以精準的早期投資著稱,他們的投資對象包括了亞馬遜和谷歌這樣的巨無霸互聯網公司。
從本世紀初開始,KPCB合伙人就一直在勸說米克爾來到加州,以米克爾最精準的眼光幫助他們進行投資。在努力了十年之后,KPCB終于從華爾街挖來了這位“互聯網女皇”,負責他們總額10億美元的數字增長投資基金。從2011年至今的三年多時間,米克爾幫助KPCB完成了二十多筆投資,投資對象包括Twitter、Facebook、Groupon、Spotify、Jawbone、Waze、Square以及京東等一連串明星公司。
但米克爾也懂得取舍。在風投活動火熱的2012年第一季度,米克爾甚至沒有進行任何投資交易,因為她認為當時市場上創業公司估值過高。米克爾當時表示,自己不認為上市公司估值存在泡沫,但私人市場卻存在估值過高的情況;“公開市場的估值甚至低于私人市場,情況不該是這樣”。
轉型投資人之后,米克爾堅持著此前作為分析師的苛刻標準。只有在她親身試用產品,完成詳細調查之后,米克爾才會考慮對某家公司進行投資,“我只有親身使用這款產品,才能進行最好的投資決策。”她幾乎擁有每一代蘋果產品,iPad是她手上必不可少的隨身辦公用品,米克爾隨時會用iPad查詢各種資料與數據,她笑稱自己“只有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才會放下iPad”。
十多年前做分析師時,為了考察eBay的潛力,米克爾甚至專門上這個拍賣網站買了一輛二手日產(Nissan)汽車。來到加州做投資人之后,米克爾依然相信自己的第一手使用經驗。為了投資用戶提供內容的地圖服務Waze,米克爾看到Waze上有用戶報告加州280高速公路上有一起事故,她拿著iPad就開車直奔出事地點,只為了查看用戶數據的準確性。
在KPCB投資團隊進行用戶試用方面,米克爾也有自己的特殊安排。每個投資的公司,KPCB都會派人詳細使用了解其產品,但這個人不能是相關行業的專家。例如他們投資Zynga,就沒有派專攻游戲行業的VC專家必應?戈登(Bing Gordon)來負責這一交易。相反,米克爾卻讓戈登去了解編程網站Codecademy。每隔六個月,戈登就會花15分鐘以獨立視角來介紹Codecademy的最新動態,而后他們再歸總有用信息向公司報告。
米克爾曾經公開談到自己決定投資的幾大標準:是否存在巨大的市場機遇?是否有良好的管理團隊?是否有出色的產品或服務?“我們在摩根士丹利經手了上千筆交易,(決定是否投資)最重要的不是財務數字而是創業者,這有點像是在看人才”。
而米克爾的全局眼光和明星效應也成為KPCB投資的重要吸引力。Waze CEOCEO諾姆?巴爾丁(Noam Bardin)表示,當他們團隊還在想怎么賣廣告時,米克爾卻建議他們想想Waze應該怎么從數十億美元的電臺和公告牌市場去掙錢,她總是立刻看到全局。更為重要的是,米克爾在硅谷擁有廣泛人脈,她認識投資者想結識的幾乎每個人物;所有人都尊重米克爾,即便是互聯網巨頭也隨時愿意接她的電話。這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只有一個米克爾
回顧自己分析研究互聯網的這幾十年時間,米克爾親身體會到了硅谷文化的變革。她回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甲骨文是以銷售為驅動,而現在Facebook更關注于改變世界而不是只想著賣廣告。扎克伯格在招股書里寫到“我們希望改變人們傳播與消費信息的方式”,這給米克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回憶說,“這是我見過最自大的措辭,但他擁有10億用戶,扎克伯格可能是對的?!?
米克爾認為,令自己印象最深的公司使命還是谷歌,“重組世界信息,讓一切隨處可得與有用”。這也和米克爾自己對互聯網的判斷一致。她認為,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沖擊之下,幾乎每個可見的人類活動都正處在轉型過程中。米克爾把這種趨勢稱之為“重構一切”(Reimagination of Everything)。
米克爾幾乎經歷了互聯網這二十年的整個進程,見證了一代代的互聯網從創業到崛起的過程。在這二十年時間里,米克爾的影響力始終貫穿硅谷。她總是會發現遴選出這個行業最為成功的股票。盡管也有失手,也面臨過證券調查,但她始終比任何人都善于發現趨勢和預判網絡發展潮流。數代創業者都是每年看著米克爾的互聯網趨勢報告長大的。
KPCB合伙人泰德?舍萊恩(Ted Schlein)評價說,“世上只有一個瑪麗?米克爾。過去三十年,沒有人能像她一樣一直站在時代前沿,預測與理解大多數主要科技趨勢?!?
而對于“互聯網女皇”這個稱呼,米克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笑而過,“總比叫做互聯網外婆好吧?”
相關推薦:互聯網女皇:中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