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曾主導創建全球首個計算器密碼的費爾南多·科巴托(Fernando Corbató)認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需要記住大量的密碼,密碼成為了一場噩夢,但當時創建計算機密碼的行為合情合理。
以下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科巴托在20世紀60年代初主導創建了首個計算器密碼。科巴托承認,密碼存在漏洞,似乎每個月都會遭到大規模的攻擊。此外,公眾也感到不滿意,他們需要記住數十個數字帳號的密碼。“最終,這個密碼成為了一場噩夢,”他說。
但現在已經87歲高齡的科巴托同時表示,當時創建計算機密碼的行為非常合情合理。科巴托當時領導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大型分時系統CTSS電腦項目。為了讓每位研究員擁有自己的帳號,他們需要找到分離這些帳號的方法。有意思的是,50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人能夠創建出被廣泛接受的、能夠替代密碼的東西。
科巴托目前是MIT的榮譽教授,住在馬薩諸塞州牛頓市。《華爾街日報》近期對他進行了采訪,談到了他對于密碼的貢獻以及密碼是怎么失控的。
《華爾街日報》:你們是怎么想出首個計算機密碼的?
科巴托:當時我們共享一個主機,有一個公共的磁盤文件。當時人們不喜歡共享,創建密碼的目的只是希望進行一定的區分,這樣人們就不會亂看別人的文件了。
《華爾街日報》:聽起來很簡單,那么密碼是如何失控的呢?
科巴托:不幸的是,在萬維網中密碼成為了一場噩夢。不是每個人都能記住所有的密碼的。對于分配或創建的密碼都是如此,這樣人們就有了兩種選擇,為了記住這些密碼,人們需要將密碼記下來,或者使用某種程式來管理密碼。每種方法都很麻煩。
《華爾街日報》:你是怎么做的呢?
科巴托:最初我選擇把密碼記下來,后來我開始使用在線文件。
《華爾街日報》:你有多少個密碼?
科巴托:這么多年大概150個。
《華爾街日報》:你曾想過密碼會如此大規模的普及嗎?
科巴托:我們當時并沒有預見現在的互聯網。密碼的安全性并不是非常高,但抵御隨意的窺探還是足夠了。
事實上,當時還是MIT研究員的艾倫·斯科爾(Allan Scherr)盜取了其他用戶的密碼,以延長其CTSS電腦使用時間,他原本一周被分配了4小時的時間。后來他離開MIT到IBM工作。他所做的可以看成是一種黑客行為,只是為了證明他們很聰明,而不是多么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