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余額寶自13年6月推出,發展的速度大大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推出半年,截至13年底,規模達到1800多億,用戶規模4303萬人,開年15天,余額寶規模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一舉超越在盤踞基金排名首位7年之久的華夏基金,成為新的行業第一。截至2月14日,余額寶再次實現突破,規模上升至4000億元以上,20多天用戶數增長1200萬,達6100萬人。
如今用戶對新事物出現的接受速度變得很快,微信紅包一樣,自2014年1月26日悄悄上線后,一夜而紅,騰訊數據顯示,從除夕開始,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
馬云說,對新生事物外界都會經歷四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后來不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心態正是這樣,很多人一開始覺得這個產品就是一個簡單的貨幣基金,非常簡單,無數產品存在,慢慢發現經過很快過了百億。他們不斷安慰自己,余額寶用的就是余額,按照支付寶的余額來看也就幾百億基金規模,幾百億不過如此。接著突然發現規模很快達超過華夏基金成為中國第一大基金公司,不到2個月規模再度翻了一倍,并呈繼續快速增長之勢。然后慌張者有之,提起互聯網金融色變,稱傳統金融機構承擔的壓力變大;要求快速變革者也有之,宣傳傳統金融機構要積極觸網;還有一批則冠以余額寶的創新影響金融安全、危害到社會等的觀點,聲稱要狙擊、要扼殺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創新。
在此我想先談談余額寶的機理是怎樣的,是怎樣運營的。余額寶的創新來源于支付寶中的余額,由于用戶把錢放在支付寶上,不能獲得任何收益,阿里便采取創新,把這筆零收益的錢激活。用戶將錢從支付寶轉到余額寶后,支付寶公司自動把錢買成名為“天弘增利寶貨幣”的貨幣基金,這樣一來你在“余額寶”里的錢就可以得到貨幣基金的收益,同時支付寶還允許你直接用“余額寶”里的錢進行消費。而后端,來看貨幣基金的一些原理,貨幣市場基金一般投資于銀行存款、短期債券等短期固定收益品種,若不發生大的風險則為穩定收益,中國十幾年歷史貨幣市場基金只有13個交易日為負收益,且全部在第3天回正。貨幣市場基金天然有兩種屬性:帶著利率市場化收益和因為每日結轉支付功能具有貨幣屬性。由于貨幣基金的認購、申購無需手續費,天弘的增利寶基金管理費為0.3%,基金托管費為0.08%。
“余額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來自支付寶賬戶資金零收益的激活,另一方面歸根結底則是因為傳統金融的不完善導致,天弘的貨幣基金最終也是投向國債、政府短期債券等地方融資平臺中,來解決資金需求問題。余額寶存在的核心優勢就是對資金流動性的管理,基于對全網大數據的預測和分析,實現隨時消費支付和轉出,無任何手續費。
余額寶的案例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什么新思想?我認為余額寶的成功告訴傳統金融機構一個重要的觀點,即金融服務的核心對象應該是用戶!提升客戶體驗、打破物理邊界以服務用戶才是經營關鍵。余額寶的鯰魚效應正式促進傳統銀行業進行變革的動力。
我國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2014年將是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轉換的重要一年,改革將是未來3—5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金融改革、土地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是2014年我國改革的四大方向。回顧過去的金融改革,無論是加入WTO還是各種金融創新政策的推出,唯有市場化才是金融改革的新出路。金融改革停滯、扼殺只會讓中國經濟處于更加危險的境地。
余額寶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一種,從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的角度進行了創新,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性,是服務用戶最簡單明了的創新方式,也是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一小部分。資本市場資金成本高不是余額寶類產品導致的,是銀行通過影子銀行把資金高價轉售給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導致的。發達國家很早實現利率市場化,由于沒有銀行壟斷,國外之前也出現過PayPal的類余額貨幣基金,后來由于收益率下降清盤。所以,這不是余額寶的問題,是利率市場化加互聯網普及造就了余額寶,后者顛覆了壟斷的銀行活期存款,這是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金融的局部勝利。
那么金融行業真正的風險在哪里?我認為在于影子銀行的高度不可控性。據測算,目前中國的信貸總量達80萬億元,官方的銀行借貸有47萬億元,兩者相減,可粗略估算出目前影子銀行產品規模約為33萬億元。影子銀行的理財產品的風險定價、風險配置存在高度的不可控性加之龐大的市場規模,一旦出現系統風險將是影響金融行業安全重要因素。
市場化是三種全會以來的金融改革指導原則,三中全會強調,要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來深化經濟改革,經濟轉型的重心轉向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場建設釋放各要素活力。市場上的各個行業都應把握大數據的重要性,尤其是金融行業。安全是金融業經營的永恒話題,基于大數據的存儲、分析、應用將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實現金融市場化發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