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百度教育:
2012年10月23日百度文庫整合資源,全新推出課程專區;目前已有1919門課程,活躍用戶532萬,用戶以視頻+資料的方式來學習課程,而且是免費的。
2013年4月26日開始測試二級域名Learning.baidu.com,據報道此舉是為補醫療缺口(央視首次曝光百度為假藥網站提供競價排名后,其股價暴跌)。
8月百度教育jiaoyu.baidu.com低調上線,目前涵蓋4165門學習、4777門工作、1066門生活及其他四大類課程(數據來源網站統計,可能有偏差),收費從幾百到上萬不等(有標注免費的);據官方披露的數據,每月覆蓋4000萬教育用戶,產生的教育相關的檢索達5.5億次。
不難發現這類課程很雜,質量參差不齊,基本是線下培訓機構開設的課程,需選擇上課時間如周末、晚上等;而百度教育所呈現的卻只是一個靜態的頁面,點擊課程后直接跳入相應的培訓網站,毫無價值可言。實際上百度就是與線下多個機構合作,依靠搜索引擎在信息分發方面的天然優勢,為商家導入流量,比百度競價搜索更加精準和直觀一點而已,但是百度教育一出,百度還可以理直氣壯地“二次收費”。
在這點上,百度依然是跟風進入、淺嘗輒止,而百度根本不懂在線教育,還處于“吃老本”的狀態;百度教育則是充當百度為營收而實施的“中間頁戰略”,實在稱不上是一個“在線教育平臺”,聊勝于無。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透露傳課網被確認得到百度業務部門的投資,而非百度投資部門,投資數額也不是傳說的1000萬美元;那么投資形式更多可能是體現在資源傾斜上,比如百度文庫課程主要是在為傳課網導流量。
傳課網是一個需要用戶從購買到學習再到評價的“類淘寶”教育平臺,采取網絡互動直播和點播的授課模式,虛擬一個網絡課堂,學生可在線發言、舉手;老師可以點名(需要下載安裝傳課KK客戶端)。日前覆蓋課程數為6736,其中中小學類占44%,IT類占1/6。
騰訊精品課:
此前坊間傳聞的“騰訊收購傳課網”被證實不成立,不過BAT兩大巨頭早已入局,騰訊再怎么樣也有謀一席之地之心。果不其然,騰訊精品課(class.qq.com)于2013年9月13日正式上線,目前已自動跳轉至 v.qq.com/class。
不過,騰訊最早關于在線教育的嘗試可以追溯到2011年1月4日,受聲勢浩大的網易公開課影響,騰訊視頻淘課頻道緊急上線;基于公開課此前在網民心中不錯的形象和口碑,再借力自家的騰訊視頻切入在線教育,這樣騰訊的確能抄得輕巧迅速且毫不費力。
發展到后來,公開課存在同質化嚴重、以翻譯為主、專業性強等現狀,2011年12月騰訊決意推出騰訊V講堂(v.qq.com/v),由知名媒體人羅振宇擔任項目總策劃,定位為國內第一檔以公開課形式打造的由中國人講授、面向全體網友的原創視頻課堂,走的是節目制作的路線。
V講堂主要特色:1.內容上注重實用型非學術型,并且是原創,包括歷史、經濟、生活、百科四大類;2.制作上高成本、精美包裝,使用演播室和專業錄像設備;3.傳播上基于講師人格魅力的授課,非傳統的知識獲取型,講師都是國內知名專家、學者;4.鼓勵用戶參與內容的制作、分享與傳播,總的愿景是打造沒有圍墻的知識花園。
騰訊V講堂所謂的“創新”在用戶看來微乎其微,無異于把一個百家講壇搬上網絡;當然內容的稀缺和優質確實給他帶來了一定的人氣(最火爆的視頻據稱點擊次數為117萬),但一陣喧囂之后又了無痕跡;主要受限于師資及較長的制作周期和高額的制作成本,V講堂上線半年多正式簽約的講師100人,課程總數量106個系列(500多節)。
這次的騰訊精品課定位為在線教育視頻學習平臺,基于的是騰訊V+開放平臺,目前所知的涵蓋考試培訓(187個)、公開課(59個)、演講(94個)三大類,騰訊官方上傳的居多,V+用戶也可以上傳。不管從形式和還是內容上看,騰訊精品課滿是V講堂與淘課的影子,純屬“新瓶裝舊酒”。
騰訊精品課目前唯一的一次大手筆是針對高三學生推出過高考系列輔導視頻《高考錯題本》,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各20多個教學視頻,還在收尾階段,網站提示有5個視頻將在12月初全部完成。(可能計劃被延后或者被擱置了)目測反響不是很大,媒體報道還是以騰訊網內部為主,外部報道較少。
淘寶同學:
今年7月8日阿里正式推出淘寶同學xue.taobao.com,被稱為“淘寶大學的進階版”。淘寶大學是阿里推出的官方的網絡營銷培訓機構,專門培養淘寶電商運營人才;而淘寶同學的定位為精品在線互動課堂,前者生產內容,后者做在線平臺,正好可以互補。
據觀察淘寶同學首頁入駐機構顯示30家(官方稱總共有150家),精品課程有831堂,品類上依舊豐富(從公務員到美甲),秉承了淘寶的特色;暫時以收費的錄播視頻為主,直播課程可以在12月20日之前的推廣期內免費體驗。
不過,淘寶同學推出之時,只支持教育機構入駐開課,而不支持個人和個體老師開課;個人若有需要可以請淘寶推薦服務商,再由服務商來代個人完成開課;這無疑提高了入駐門檻;即便對個人開放,又附加了繁瑣的程序。
更重要的是,去年淘寶課程的銷售額為2億元,而淘寶僅“雙十一”的業績是350億元;以此對比,盡管淘寶號稱每天1億的流量,卻并沒有為淘寶同學注入“雞血”。
為什么以C2C模式起家的淘寶卻沒有將C2C應用于淘寶同學上?一是考慮到教育是一種特殊非標準化的產品,而在線教育雖降低了傳播成本,但前期的制作成本上明顯加大了;視頻、課件的制作費時且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對個人來說是一大挑戰。二則該項目是淘寶一個小團隊自下而上做的,在戰略上沒有受到重視(淘寶網首頁網站導航上沒有任何關于淘寶同學的信息)。
360教育:
360教育(具體上線時間不明,360搜索是2012年8月上線)目的是做最安全便捷的學習與課程查詢平臺,以搜索+網址導航+在線學習(所謂的網校),但本質上和百度教育一樣,承擔“流量橋梁”的角色。(是否收費不得而知)區別在于360導入的確實是較有名氣的線上教育網站,數量上沒法比,質量相對更有保證。形式上,兩者課程設置的不同,360教育網校包括英語、會計、醫藥衛生、建造工程,創業教育、中小學等,總體上偏重實用技能教育,內容也更有特色;并且加入了教育類資訊、報名考試信息匯總。
以殺毒軟件起家的360相對更低調,是在做實事。他的玩法是為用戶提供可信的導航和線上機構,企圖擔任“教育安全衛士”的角色,為用戶的教育決策提供參考,符合其安全、綠色的形象,同時也切合了部分用戶的需求。
小小總結
百度的玩法是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利用自身優勢(文庫資料、搜索分發中間頁)上線一個粗糙(用戶體驗實在不敢恭維)的平臺;另一方面投資并扶持看好的在線教育創業公司。阿里的玩法是敢為人先,高調上線,小范圍試驗,結合自身特色(什么都能賣)的基礎上考慮用戶需求。阿里短時間內不會急于擴大規模,很可能是維持現狀。騰訊的玩法是不能落后于人,人有我有并懂得借鑒;至于在模式上和產品設計上沒有獨到的思考,對在線教育及用戶需求理解不夠透徹,雖有小的創新型嘗試,但感覺沒有把握準方向,并且有點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