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結盟燦星,愛奇藝包下湖南衛視,PPTV拿下了江蘇衛視,樂視夠不容易的,算是從愛奇藝那兒硬搶回一檔“我是歌手”。有意思的是,公認的老大優酷和自稱最近已成為各種第一的搜狐遲遲沒有出手,不曉得是對自己其他的影視類版權太有信心,還是拼錢拼不過騰訊百度蘇寧這些個土豪,反正這兩家明年的綜藝頻道確實堪憂,不說被掏空,起碼在大型綜藝方面是存貨有限了。
在綜藝節目這個板塊上,各家視頻網站和氣生財的局面,恐怕是要一去不復返了。來看看目前為止的2014綜藝清單:
— 中國達人秀第五季、中國好聲音第三季——騰訊視頻獨播;—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百變大咖秀、爸爸去哪兒、康熙來了——愛奇藝PPS獨播;— 非誠勿擾為首的江蘇衛視所有綜藝——PPTV獨播;— 我是歌手第二季——樂視網獨播;……
簡單說,就是騰訊結盟燦星,愛奇藝包下湖南衛視,PPTV拿下了江蘇衛視,樂視夠不容易的,算是從愛奇藝那兒硬搶回一檔“我是歌手”。有意思的是,公認的老大優酷和自稱最近已成為各種第一的搜狐遲遲沒有出手,不曉得是對自己其他的影視類版權太有信心,還是拼錢拼不過騰訊百度蘇寧這些個土豪,反正這兩家明年的綜藝頻道確實堪憂,不說被掏空,起碼在大型綜藝方面是存貨有限了。
視頻網站成立這么些年,如此大規模的綜藝獨播潮,還真是頭一回。莫非大家幡然醒悟,突然意識到了綜藝節目的價值?
綜藝從前被低估
綜藝這個門類,我覺得此前確實是被視頻網站低估了。
其實大家仔細琢磨一下電視臺的發展路徑,我們想起湖南衛視,第一反應是某部電視劇呢,還是《快樂大本營》,《超級女生》?后起的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又是憑什么一仗翻身的,是某部電視劇呢,還是《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
綜藝和影視劇,藝術表現形式不同,但都是吸引眼球的利器。對于播出平臺方來說,綜藝其實更能培育觀眾對自己的長期粘性、忠誠度、以及品牌認知,因為綜藝的生命周期比較長,一般能貫穿全年,短的也起碼一季,不像影視劇,二三十天播完了事。所以不少時候,電視臺即使是微利,甚至虧本,也要在綜藝節目上押寶。
可惜的是,前幾年,整個綜藝市場比較疲軟,起碼相對于影視劇來說,能引爆話題的精品不多。在天朝,影視劇其實算是傳媒領域最為市場化的一個細分行業,競爭比較充分,民營公司已經是行業的中流砥柱,自然是更有生氣;而綜藝基本還是各家衛視的后花園,體制內的創新力,大家懂的。
由于前幾年整個綜藝市場都不是特別紅火,視頻網站此前對綜藝沒有報以太大的熱情。
好聲音的引爆效應
但是,2012年,風云突變了。綜藝市場在這一年被突然引爆了。
必須說,綜藝節目的這一輪復興,“好聲音”是立下了頭功的,這個誕生于體制外的節目可以說讓外界重新認識了綜藝的巨大價值。第一季投資8000萬,收入超過3億,第二季還沒開播,居然就賣出了10億廣告。浙江衛視這么個不溫不火了好多年的衛視,一夜之間躋身為一線衛視。這樣的投資回報率,誰看了不眼紅。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聲音的示范效應讓今年各家衛視都在綜藝戰場上殺紅了眼,投資沒個五六千萬,都不好意思出來說話,雖然質量上大家各有評判,但是不可否認,不管是舞美、明星陣容、還是后期制作,很多方面,國內綜藝確實是在好聲音之后鳥槍換炮,進入了大片時代。
在綜藝上,視頻網站還是電視臺的下游,所以反應滯后一拍,但是也很快反應了過來,開始加大投入,搶起了獨播權。而反應最快的,當屬搜狐。
搜狐雖然不是視頻圈的老大,不過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倒是真心不小,且不說古永鏘、龔宇這些人都是搜狐舊將,張朝陽當年領頭打盜版,對于版權價格后面的飆升也是起到直接作用的。
在綜藝獨播這件事兒上,搜狐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獨播好聲音第二季,搜狐是有豪賭心態的,好聲音大熱之后,各家都想過搶第二季回來獨播,不過,1億的版權價格確實太高,把大家都嚇了回來,只有搜狐選擇了搏一把。
結果,搜狐成功賣出了2億廣告,順利回本。而且,回本之余,搜狐還賺了大量的新用戶,還拉動了其他節目的廣告價格。PPS的創始人張洪禹和我說過,這個成績確實超出了業界預期,搜狐視頻Q3的廣告漲了3倍,毫無疑問是賭對了。根據艾瑞的數據, Q3整個在線視頻廣告的市場規模是26.5億元,同比增長只是43%,搜狐遠遠跑贏了大盤。
二次開發是關鍵
獨播綜藝,這是一塊新的戰場,某種程度上,這場仗的技術難度要比獨播影視劇更高。
影視劇,基本就是拼錢,拼眼光,火了,點擊率高,廣告就賣得多,反之,則是賠本買賣。至于火不火,視頻網站雖然也可以在營銷層面努努力,但基本還是要靠這個劇本身的質素,網站自己能往上加的附加價值不多。
綜藝節目則不同,這是個二次開發空間很大的板塊。來看看搜狐在好聲音上都折騰了些啥。
可以看到,搜狐視頻的好聲音專區就等于這個節目的官網。互聯網企業搞出來的官網總歸要比電視臺自己弄得像樣。
內容上看,除了好聲音這個節目本身,搜狐還增加了新聞、花絮、學員、曲庫、游戲以及第一季的回顧,每一部分都成一個專輯。同時,圍繞好聲音這個項目,搜狐還弄了六個配套節目:
——K歌之王:好聲音學員作為嘉賓,華少主持,主要是和觀眾互動吐槽;——英雄譜:對好聲音學員的訪談;——娛樂播報:臺前幕后的花絮(和前面那個花絮相比,這個更關注幕后花絮);——真聲音:這個是浙江衛視做的好聲音配套節目,也是訪談回顧型,不用白不用吧;——成長教室:導師培訓學員紀錄片;——沖刺好聲音:好聲音開播前,搜狐自己弄的海選節目,部分選手可以進入盲選;……
搜狐為什么能賣出2億廣告,關鍵是在于二次開發,否則好聲音播放量再大,賣前貼片也頂多是保本。搜狐的辦法其實是圍繞好聲音做了一套衍生節目,好聲音火,很自然地可以帶動整套節目的收視表現,然后,新的廣告位就出來了,而且,不僅僅是前貼片的廣告位,還有各種冠名、特約、植入。
粗略看了下,在這些節目上投了贊助的有加多寶、三星、百雀羚、科魯茲、安爾樂、娃哈哈、貴人鳥等。這種廣告售賣方式,和電視臺的那套玩法是如出一轍的。視頻這種傳播模式就是這點好,可以背各種廣告在身上,稍微重一點沒關系,不是非常損害用戶體驗。
其實,各家網站起勁地搞自制節目,最大的動力也就是希望能像電視臺的節目一樣,能賣植入型的廣告,而不僅僅依靠前貼片,但是能讓廣告主來支付高額的冠名費,這節目得足夠牛。雖然說,視頻網站批量搶奪了電視臺的受眾,但節目自制的能力還是不如電視臺的。
衛視們在內容上還是有兩個大的護城河的,一個是新聞,一個是大型綜藝;前者主要是政策因素,后者則是在于對財力和統籌能力的要求實在太高。我曾經說明過,一線衛視在財力上還是很站得住腳的。所以,對于現在自制能力還只能夠負擔訪談、脫口秀、娛樂新聞、網絡短劇的視頻網站們來說,要在大型綜藝上去追趕電視臺,難度還是太大了。合作,是眼下更為明智的選擇。
搜狐自己去制作一個歌唱節目,賣冠名估計不會有多少廣告主響應,但是,借好聲音的力,這事兒就變得容易多了,太多廣告主想往好聲音上砸錢,好聲音也不能搞十幾個冠名商吧,大家搶不過加多寶,退而求其次,到好聲音的附屬節目里投點也好。
應該說,這是對于一個優質文化產品的價值最大化,而且,這事兒也只能網站來做,電視臺的播出時間就那么長,配套節目做得多也沒地兒播。好聲音第二季牽手搜狐的時候,燦星CEO田明就說,現在綜藝大片的制作都是拍一堆素材,只挑其中最最精華的一點點來用,剩余素材很多,光是把未播出的素材剪出來放,就已經是個不錯的節目了。所以,在綜藝獨播這件事兒上,視頻網站的角色絕對不僅僅是渠道方,而是附加價值的生產者。
臺網聯動的新課題
在一個優質文化品牌的運營上,如何充分臺網聯動,這是個新課題。如前所述,搜狐做了一些嘗試,效果還不錯,所以引得騰訊愛奇藝們也紛紛跟進。
但是,這仍舊是個難度不小的新課題。
比如,網絡受眾和電視受眾目前來看,還不是完全重合的,喜好上必然有差別,衍生節目如何更符合網絡受眾的口味,糅合進更多互聯網的元素,比如社交互動;再比如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貼合一些碎片化傳播的需求;這些都很考驗創新力。
可以看出來,搜狐圍繞好聲音做的這些節目和電視臺制作的內容還是很像的,網絡特色不算強。為了加強自制,各家視頻網站這兩年都從傳統電視臺挖了不少人過來,但傳統電視人能夠加強網絡節目的制作水準,但如何利用互聯網這種新渠道的特有屬性,他們也沒有經驗。據說這方面國外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探索,之前大熱的你畫我猜就被做成了節目,和游戲結合,互動性就很強。所以說,這次在綜藝上出手比較大的騰訊、愛奇藝、PPTV,雞鴨魚肉是買回來了,接下來,就看大家是不是真能做出一桌好菜了。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