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云端”模式勢必引領互聯網產業新一輪增長,互聯網企業也已經意識到云端并重的重要性,紛紛加緊布局。不過,大浪淘沙,互聯網企業要想在云服務市場站住腳跟,靠的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做出“特色”,讓網民能夠真正放心地進入“云端生活”。
移動互聯網時代,“云端”模式勢必引領互聯網產業新一輪增長,互聯網企業也已經意識到云端并重的重要性,紛紛加緊布局。不過,大浪淘沙,互聯網企業要想在云服務市場站住腳跟,靠的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做出“特色”,讓網民能夠真正放心地進入“云端生活”。
互聯網巨頭“會戰”云平臺
作為如今最火爆的新興市場,云計算已成為各大IT巨頭的“必爭之地”。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預計,公有云市場將從2012年的1110億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131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5%。
事實上,圍繞“云”,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和阿里已經搶得先機。9月10日,在百度舉辦的移動產品媒體開放日上,百度宣布其“百度云”總用戶數突破1億。此外,在今年年初,百度正式開放應用引擎BAE,面向所有開發者推出公有網絡應用開發和部署平臺,李彥宏也正式確立了移動云作為四大核心業務之一的計劃,獲取了許多開發者支持。這表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百度新添的這個“殺手級”利器已越磨越亮。而阿里云公司早在2009年就已成立,并在2011年7月宣布,阿里云以自主開發的飛天開放平臺為基礎,正式對外提供云計算服務。據悉,阿里云的目標是要打造互聯網數據分享的第一平臺,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先進的云計算服務公司
作為“遲到者”的騰訊云同樣不甘示弱。根據騰訊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騰訊云上的應用總數超過40萬款,涵蓋了娛樂、生活、教育、電商等方面,月流水超過1000萬元的應用達到26款。目前托管在騰訊云的應用日活躍用戶數量總和超過1億。騰訊云的整體運營規模超過了2萬臺實體機服務器,且以每月1000臺的速度增長。
同時,國外的許多互聯網巨頭,諸如蘋果、微軟、谷歌等也在“云端”上各自為營,明爭暗斗。蘋果憑借iCloud,最早坐擁上億用戶;谷歌旗下的Gmail、APP Engine等云服務應用深入人心,微軟更是把WP手機演繹成云服務的代名詞。
“跑馬圈地”意在何為?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在“云”上短兵相接、各展所長,比如:阿里云上的電商管理;騰訊云上的社交、娛樂;百度云上的搜索應用;新浪、盛大等借助云計算平臺推出的云主機;華為、中興等大型企業也將加入云服務陣列。那么,互聯網巨頭為何扎堆云服務呢?
大數據時代,“云”已經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落后者“逆襲”的機會很大。IDC專委會專家季昕華稱,“云計算IaaS市場空間很大,2013-2014年是眾多企業的機會,預計3年內中國必有3-5個非常大的云計算公司崛起。”
此外,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每一朵“云”的背后都埋有“金礦”。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收費、與開發者分成等不同手段直接賺取利潤。此前,騰訊憑借騰訊云上的應用,獲得了比例不等的分成收入,例如月度收入100萬元至1000萬元規模的開發商與騰訊各取50%。
但挖掘“金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互聯網企業可以借此圈地,搶占開發者,建立生態系統。首先,“云”上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挖掘數據的深層價值實現盈利。比如,阿里的電商數據,騰訊的社交數據,百度的搜索引擎數據……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分析相關數據,有效細分市場,提升平臺價值。其次,開放“云平臺”意味著擁有開發者;擁有開發者就意味著能與開發者共享用戶價值。互聯網巨頭“跑馬圈地”,圈住了用戶,圈住了業務,最終圈住了業務的價值。
消除“負”產品構建“云”時代
不過,云服務在帶給網民眾多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衍生了一些“負”產品,其中最核心的是用戶的隱私安全問題。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75%的網民擔心云計算的安全問題。眾所周知,現在互聯網上賬戶被盜、釣魚網站、個人信息的過度采集等并不罕見,而隨著越來越多“云”的開放,更多利用個人網絡數據探知個人隱私的現象也被頻繁曝光,傳統的隱私保護手法開始變得無能為力。雖然目前互聯網企業也在探索相對應解決之道,如借由第三方來保證其安全性,但還仍有待完善。
另外,許多互聯網企業對云服務認知不夠。通常,借“云”把用戶圈到手,是這些互聯網企業的主要目的。因此,這些企業迷信云計算的強大,盲目跟風,使得產品創新力不夠、同質化嚴重。而 “云”時代的到來,使得用戶對“云服務”的要求也已經不再像最開始那樣,單純地需求空間越大越好,如今,更多的用戶已經對“云服務”提出了更高服務質量和功能的需求。
所以,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最后拼的還是質量和安全。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