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對云計算所給出的描述:“云計算是一種對IT資源的使用模式,是對共享的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提供無所不在的、標準的、隨需的網絡訪問。資源的使用和釋放可以快速進行,不需要多少管理代價。”
按照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對云計算所給出的描述:“云計算是一種對IT資源的使用模式,是對共享的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提供無所不在的、標準的、隨需的網絡訪問。資源的使用和釋放可以快速進行,不需要多少管理代價。”
這種“新的IT資源使用模式”,指的便是動態、隨需、自動化。換句話說,云計算將IT基礎架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將服務以一種“消費品”的方式來進行交付,用戶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生產生活,這是云計算所帶來的更大價值——這正是我們研究的分享經濟的核心部分。
在前不久的互聯網經濟論壇(i-China)上IBM新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毛新生的對話中,我再次提出了“云計算更大的意義”這個話題。毛新生表示,新的IT資源使用模式可以稱之為云計算的“技術屬性”,而云計算的另一大特性“可計量的服務/按使用收費”則更加關鍵,它讓云計算的技術屬性跳轉到商業屬性,讓云計算成為一種新的業務形態,從而將一種并不算新的技術進化為一種新的服務經濟模式。
我們知道,Salesforce.com推動了SaaS市場的業務,而它的成功也使得以Microsoft、SAP、Oracle等為代表的傳統IT大廠商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開始將一些傳統軟件產品轉向SaaS模式。IDC分析師FrankGens指出:“作為一個軟件廠商,如果你想存活下來的話,你必須在SaaS上表現出色。”
從分享經濟的角度,我們便能理解為什么云計算會給當今的軟件市場帶來如此巨大的顛覆力量了——進入云計算時代,意味著軟件廠商必須要重新設計產品和改變主要的商業模式。此前軟件廠商主要是先一次性收取相關的軟件費用,然后在通過每年的維護費用來賺取客戶的錢。這個方式極有可能因為云計算而改變,從而向每月收取會員費用靠攏。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說,他們再也不用購買整個授權,只需要支付自己使用的軟件和服務即可——這意味著此前那些依賴世界名企就能建立起健壯業務的日子將會一去不復回,而軟件廠商們應該設法向每個人銷售自己的服務,背后更是產品模式和服務模式的轉換。
在這轉變的過程中,硬件廠商也備受壓力。在過去的十年里,虛擬化主宰著整個行業,而現在的云就算就是虛擬化的一個延續。在設備可以虛擬運行多個系統之前,企業的硬件只發揮了20%到30%的性能。現在通過云計算,硬件設備可以在服務提供商的控制下分享計算能力。這樣一來,在相同的硬件配置下,企業的硬件設施就能發揮雙倍的性能。最簡單的,在需求等同的情況下,公司企業很有可能會減少硬件設備和相關服務的需求。
我們知道,分享模式能夠提升現有商品的使用效率,而對于IT服務領域來說,云計算正是這種理念和模式的典型代表。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