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開發者完全可以通過智能技術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移動化、整合的和跨功能的嶄新世界。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個人通信、網絡、生產力和企業效率、協作的新標準和必備產品。移動應用開發者完全可以通過智能技術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移動化、整合的和跨功能的嶄新世界。
微軟Surface及其Windows 8中的移動功能,Google及其Google Glass,Amazon及其Kindle Fire HD,所有這些大公司都體現出重新對移動設備設計上的重視。
我們對云計算和大數據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一直在強調移動技術可以做什么。而移動應用更好看、更靈活,并與人們實現無縫銜接,成為必需品。在此基礎上,展望未來幾年,幾個移動趨勢正在變的越來越明顯。
1.云計算。SD卡和內存卡對于個人計算技術仍是必要的,但我們又該如何解決跨平臺的移動訪問需求呢?曾經U盤、移動硬盤是我們隨時攜帶數據的唯一方式,后來,我們也嘗試過給自己發郵件保存數據,自從有了DropBox或Evernote之類的移動應用,在任何智能設備上分享和存檔數據都變的非常容易。
現在,類似這樣的模式基本上已應用到每一款App中,從流媒體內容App到實用性工具類App,都可以把我們的數據保存起來便于分享和檢索,但不占用設備的空間。那些過去為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提供一鍵分享功能的App也開始采用Evernote、DropBox等云存儲App的接口,云計算現已成為移動應用的標配。訪問線上存儲的意義不僅便利我們在任何設備上獲取數據,還鼓勵了更多的個人聯網的行為。
2.移動分享。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用移動設備分享內容,和異地朋友玩網游,已經司空見慣。從新聞類App到微博、微信、到社區類App,基本都具有分享功能,未來移動分享將會超越社交互動。如果內容傳播策劃得當,可以讓星星之火快速形成燎原之勢。最近熱炒的“自媒體”,便是充分利用了移動分享這一概念。
隨著移動技術及其廣泛的使用,充分利用個人智能技術發揮高效的價值,讓人們通過App保持聯通,讓分享更便利,是未來移動應用發展最重要的一個篇章。作為騰訊社交戰略的勁敵,新浪微博打通分享到微信的功能,便是這一趨勢的最佳例證。
3.App跨平臺布局。App跨平臺布局這種趨勢更適用于企業場景。在企業場景下,App不但需要專注提升車間生產力,而且還要注重來自底層一線勞動者使用場景。企業用途的App必須要布局多種設備,建立標準,讓工人用各種不同的個人智能手機能夠有效的溝通,確保移動網絡不但要透明,還要能正常運轉。
車間需要流線型溝通機制,特別是要為企業、部門或地方辦公室操作提供內置分析結果的訪問條件。如今,在現場作報告可能有點奢侈,但當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標準的App時,作報告就可以很容易地輸入數據,企業的各個部門都可以觀察到它的走勢。企業高管尋找最快捷的方法提供準確的分析,定制成App,為基礎數據生成便捷的走勢圖。無論工人正在使用個人移動智能設備還是他們的個人工作電腦,模仿辦公環境的在線App都將是一個公司有效的數據管理和溝通的最佳投資。
此外,基于云計算的員工管理App,可以完善員工信息、增強互動、監控營業開支和生產,由此生成便于訪問的數據庫,這樣的企業App將會得到快速發展。總之,在我看來,未來移動應用互動性將會更強,產生更多基于云計算的模式,企業級App跨平臺布局更明顯,在娛樂、教育、工作等方面產生顯著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