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ayc0"></ul>
    <ul id="mayc0"><center id="mayc0"></center></ul>
    <strike id="mayc0"><input id="mayc0"></input></strike>
    <ul id="mayc0"></ul>
  • 億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門戶資訊平臺!
    服務器租用 4元建網站

    新浪微博強推廣告引“民怨”

    7月,新浪微博大肆商業化的腳步激起了“民怨”: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強行向用戶推送廣告。兩年前,新浪微博曾估值高達100億美元,而現在只剩下約32億美元。外界看來,在用戶活躍度下降的情況下,新浪微博如此急于商業化,已是抱著“能賺多少是多少”的心態了

    7月開始,新浪微博大肆商業化的腳步激起了“民怨”: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強行向用戶推送廣告。如今,新浪微博用戶的數量在下降。 

     騷擾廣告泛濫


      微博用戶“民怨”四起

      小陳,廣州江門一大學生,一個月前聽宿舍好友說淘寶網賣棺材,而且包郵。閑來無事忍不住去淘寶網搜了一下。接下來一個月里,小陳只要登錄新浪微博,在右側的廣告欄,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壽衣、骨灰盒、棺材。

      忍受不住“不祥之物”的騷擾,小陳向微博小客服投訴:“我不需要好嗎!我真心只是無聊地搜了搜,給我一次改錯的機會好嗎?!”

      7月19日,該“壽衣廣告”投訴微博爆紅,媒體、大V號紛紛轉發。7月20日0點20分,新浪微博以小陳違反社區公約為由將其封號,此時轉發量為28000條。

      同樣是7月份,一位“晨十七日”的用戶發現,自己沒有關注“WIS護膚”,但卻總是出現它的廣告微博。不管是拉黑、點擊“不感興趣”,該微博總是像幽靈一般糾纏不休。

      前段時間,微軟MVP(最有價值專家)付海軍曾受到了私信廣告騷擾。“被騷擾后,我調整了私信級別,凡是發無關廣告的,我都會舉報并拉黑。”

      商業化腳步加急

      私信廣告最讓人反感

      目前,新浪微博已成型的廣告有三種。一是展示廣告,分布在微博的右側、底部,底部為950×90像素的大橫幅,可放置4款產品;右側是一個櫥窗式推薦廣告,每組為7款產品。小陳遭遇的“壽衣廣告”就是這種形式,用戶除投訴外別無他法,處理不好有被封號的風險。

      第二種是私信(評論)廣告,在用戶發布“關鍵詞”微博后,天貓、淘寶商戶會根據關鍵詞推送與之有關的產品廣告,這種廣告可拉黑解決。

      最后一種是信息流廣告,隱蔽性最好但激起的“民怨”不小。上文提到的“WIS護膚”就是一家參與該廣告的廣告主。該類廣告與普通微博有兩處區別,左上角帶有“微博推廣”標簽,右上角可選擇“感興趣、不感興趣”,但用戶無法阻止該類微博推送。7月18日,一位名為“星星”的用戶無法忍受這種“強奸式推廣”,宣布棄用微博,隨后有用戶跟進。

      在這三類廣告中,互聯網分析師黃淵普認為,私信廣告對用戶體驗傷害最大,“有點像垃圾郵件,而用戶對私信期待很高。信息流廣告只是打擾了用戶閱讀,反感程度略低一點。”

      剖析背后產品 已經推出或者正內測

      今年4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以5.86億美元買入新浪微博18%股份,后者估值約為32億美元。時間過去不到3個月,用戶體驗危機就爆發了。

      用戶最先體驗到的是新浪微博右側、底部的“展示廣告”,這是一種實時競價廣告,動用的是阿里旗下廣告交易平臺阿里媽媽。目前來看,前者的展示廣告位已成為阿里(淘寶天貓)獨有銷售渠道。

      上文中的小陳在淘寶網搜棺材時,Cookies記錄下了他的搜索行為,從而小陳被認定是棺材的潛在消費人群。當他登錄新浪微博時,廣告交易平臺的棺材銷售商會競拍該廣告位,隨后,競拍成功方的產品便展現在了右側。

      據億邦動力報道,今年7月4日,新浪微博低調推出營銷工具粉絲通,針對天貓以及淘寶店鋪,參與商戶數量已突破1000家。也就是在當天,微博用戶感知到了“WIS護膚”的信息流廣告。廣告主可選擇兩種收費模式:按曝光率收費(1000位用戶閱讀后多少錢),競拍價5元起;按有效互動收費(轉發、關注一次多少錢),競拍價0.5元起。

      還有一款產品正在內測中,那就是微博淘寶版,針對淘寶賣家。6月19日,新浪微博已經邀請一部分淘寶店主進行內測。為方便賣家與用戶互動,該產品將開放私信接口,屆時可能產生大量店主向用戶推送的產品信息。業內認為,用戶受到的私信廣告騷擾可能與該產品有關。

      這邊等待廣告豐收 那邊用戶活躍度下降

      阿里巴巴并不是新浪微博的救星。今年4月向新浪注資時,它曾許下一個誘人的承諾:在未來3年將給新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營銷和社會化電商收入。

      一些證券分析師也表示,“阿里浪”聯姻將給新浪微博帶來三大益處:3.8億美元的廣告承諾;廣告主數量的增加;來自社交電子商務的營收貢獻。

      在注資前的兩年,新浪曾陷入巨大虧損:2011年虧損3億美元;2012年虧損9300萬美元,而廣告帶來的收入微乎其微。財報顯示,2012年新浪微博廣告營收5082萬美元。而第一季度新浪微博產生的廣告收入為1880萬美元,同比下滑250萬美元。業內預測,“阿里浪”聯姻的豐收季將始于今年第三、四季度。

      另一方面,新浪微博持續陷入“用戶活躍度”危機。7月9日,虎嗅發布了一組來自獨立社交數據評測機構知微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現在新浪微博活躍度已降至2011年初水平,距2012年中的高峰期持續下滑超過30%。

      針對該報告,新浪微博的處理手法強硬。7月11日,知微發文道歉,稱數據確實存在缺陷;7月15日,由于未知原因,虎嗅網新浪微博被禁言,截至記者發稿前,仍處于停止運營狀態。整個事件中,在一旁觀戰的互聯網分析師黃淵普認為,新浪微博用戶流失、活躍度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說好的大數據挖掘 受限于微博開放程度

      黃淵普認為,自“阿里浪”聯姻以來,新浪微博整個大方向就是錯的。“微博目前的廣告雖有一定精準性,但是技術相對簡單粗暴,方式不夠人文。”

      他表示,新浪微博商業化腳步太快,有什么能賺錢的方式全部急于引進,像是抱著“能賺多少是多少”的心態。7月中旬,新浪微博上線“閃購”,商品多來自淘寶;7月19日又涉足金融,推出仿“余額寶”產品“微銀行”。

      而一度被外界看好的大數據挖掘卻被擱置。哈佛大學大數據專家郭建曾向記者表示,新浪微博是一種消費前、消費后數據,阿里巴巴可以通過新浪微博猜測用戶消費需求,在購買完畢后又能通過用戶的分享改進產品的體驗。


      阿里巴巴、新浪微博曾宣稱將打通用戶賬戶、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信息。但在微軟MVP付海軍看來,阿里巴巴只是花錢買了新浪微博的廣告銷售渠道,二者只是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新浪微博不會把所有數據都開放給阿里巴巴。

      付海軍表示,目前二者合作最緊密的是展示廣告。“至于精準廣告,阿里巴巴必須深入了解新浪微博的核心數據、關鍵業務,新浪微博有數據但缺挖掘技術,阿里有技術,但受新浪微博開放程度限制,無核心數據可挖。”

      “阿里浪”聯姻后不久,曾有業內人士預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是一個格調很高的人,不會僅流于廣告形式。但現在看來,有些人判斷失誤了。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vbseamall.com)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0371-60135900

    標簽 新浪微博
    1
    0
    分享到:責任編輯:小恩

    相關推介

    共有:0條評論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換一張

    親,還沒評論呢!速度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