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陶利——做企業靠 19年前,他是一個程序員,初出茅廬,經驗不足,憑借一己之力闖世界;
省市領導蒞臨億恩科技推進電 12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商務局有關領導蒞臨河南省億
怎樣選擇服務器托管商?如何 互聯網開展至今,服務器方面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重,假如要停止服務器
科技界總是在匆忙緊張地去追蹤下一個大事物。所以科技公司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讓員工始終充滿活力與創意,從而有足夠的敏感去捕捉靈感。
讓員工快樂工作,是科技公司的成功之道。
我們來看下以下這些公司都有什么小竅門:
——紐約的設計工作室Sagmeister & Walsh每七年會關店一次,這一次就是一年。這一年會讓所有員工歇下來,重新進行一些創意性的展望。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在2009年的Ted演講上曾經向大家展示了他們歇息的創意成果。
——Google有著名的20%時間。谷歌會允許員工把日常工作的20%時間分配給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最著名的成果,就是Gmail了,這個產品正是從這20%時間而來的。
——谷歌另一項讓員工放松的方式是邀請各種名人來總部做演講,包括各類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等等,比如Lady Gaga。這個項目叫 @Google Talks。公司說,該項目宗旨是“讓我們的大腦學習、成長、思考”。
——跟谷歌一樣,HubSpot是另一個以偉大公司文化出名的企業。它是家互聯網營銷公司。它在管理上的一個特別點是,允許任何員工臨時加入其他的團隊,一起呆一段時間。這樣非常有利于跨部門溝通。
——事實上,3M的15%工作時間的創意早于谷歌好多年。早在1974年,3M的一個科學家Art Fry就用他15%的工作時間,創造出了3M公司的標志性產品:便利貼。
——微軟呢,則是用蓋茨的辦公室去激勵人。微軟把比爾·蓋茨的老辦公室改造為一個稱做“車庫”的地方,堆滿各種電子玩具。員工們可以去那找靈感與放松。
——微軟每兩年還會開一個科學博覽會,會展示員工們在業余時間做的各種項目。
——IBM會召開線上創新腦力大激蕩,叫“jams”。自2001年起,IBM每隔3年會舉辦這種JAM,花3天時間邀集幾乎所有員工,包括各個階層,有時候甚至包括客戶、員工的家人都可以來暢所欲言,進行在線頭腦風暴,解決一些人類共同關心的議題,或是寫下任何關于創新的想法。其中2006年那次最壯觀。IBM組織了104個國家、67家客戶公司的15萬名人在線上激蕩腦子,討論了10個最新創意,IBM投了1億美金。這些項目包括智能健康支付系統,還有3D互聯網。
——軟件開發商Asana則用食物讓員工充滿創意,在它辦公室,有一個商業化廚房主,大廚隨時待命,提供各種健康有機食物,讓員工充滿能量又不進食那些過高熱量的東西。
——舊金山的票務公司Eventbrite,其辦公室有一個禪室,用昏暗的燈光為員工打造一個可以冥想、靜思的場所。
——Yammer則搞了一個奇裝異服黑客日。這是一個可以讓員工穿著各種古怪服裝、24小時寫代碼的活動。
——而軟件公司GitHub,則會每月選出一個國王或王后,去承擔客戶支持工作。通常這個工作在其他公司里都是初級員工干的活,而讓一個資深程序員去做這個,他(她)會看到一些用戶關心的痛點,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意與靈感,去快速解決問題,或者做出好玩的東西出來。